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1132080001429058XM/2021-00147 | 发布机构 | 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1-05-27 | |||
文 号 | 公开日期 | 2021-05-27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淮安生态文旅区“十四五”(2021-2025)发展规划纲要》政策解读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近日,生态文旅区印发《淮安生态文旅区“十四五”(2021-2025)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全区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制定了重点发展方向的落实举措,现就《纲要》主要内容作如下政策解读。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十四五”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对淮安生态文旅区而言,“十四五”时期既是全面推进新城“三生”共融建设的加速上升期,也是承担起“大市区”联动使命的关键突破期。“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旅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创建、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旅区承接淮安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淮安生态文旅区“十四五”(2021-2025)发展规划纲要》,积极主动顺应时代新趋势、新格局,通过阐述未来五年淮安生态文旅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为生态文旅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和科学决策。
二、《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的规划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殷切嘱托,高水平建设淮安“花园城市示范区、枢纽门户展示区、现代服务集聚区”,为淮安“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构建全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贡献生态文旅区样板。
“十四五”时期的规划发展目标是:从建设“花园城市示范区、枢纽门户展示区、现代服务集聚区”出发,着力在全市建设“创新淮安、开放淮安、美丽淮安、幸福淮安”中争当示范区,创建活力繁荣的生态新城。生态文旅区将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居民生活、生态文明等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在7%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5%左右;新招引服务业项目20个、平台载体招引企业100家以上,实现税收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年均新增10个;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年均分别新增100、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年均新增5家;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左右。同时,在“管委会+公司”的模式下,淮安新城投资开发、高新控股两家平台公司均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新城公司向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目标迈进,至2025年底,年营业收入达42亿元以上,年利润达1.4亿元以上;高新控股以打造枢纽型新城综合开发运营商为目标,至2025年底,力争公司资产总额超200亿元,经营性收入累计超15亿元,利润累计超2亿元,公司获批AA+资信等级。力争到2025年,紧抓“一核双驱”产业体系发展,大力融入“321”经济圈,形成产业势能以助力文旅区产城平衡共荣发展。
三、《纲要》明确了哪些重点发展方向?
《纲要》公布了未来重点发展的三大方向,具体内容分别为:
一是聚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活力生态文旅区。把握“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建设机遇,以高铁建设为依托,以资源底蕴为基础,以产业协同为抓手,开辟全新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构建以总部商务为“核心增长极”,以创新科技和文创旅游为“双轮”的“一核双驱”产业生态格局。同时,通过搭建“三大”产业专项服务中心、打造“四大”产业通用平台与制定“三大”产业政策扶持体系,筑造优越的产业配套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聚焦“一核双驱”现代产业服务体系,全力推进高铁商务区总部商务产业组团、西片区创新科技产业组团、核心片区文创旅游产业组团三大组团建设,全面实现生态文旅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量和质的跃升。
二是着力建设花园城市都心,打造美丽生态文旅区。充分发挥高铁枢纽优势,加快实施枢纽功能保障工程,持续推进高铁枢纽商务区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高铁快运枢纽服务能级,助力打造枢纽门户展示区。立足生态文旅区空间规划、发展定位,深化城市空间融合,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完善工程,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规划,提升城市建设内涵品质,构建智慧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快落实生态内涵提升工程,加强多样生态价值开发,推进生态底色深度融合,全力将生态文旅区打造为花园城市示范区。
三是大力改善社会民生服务,打造幸福生态文旅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完善民生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全力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逐步拓展深化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文化强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素养,擦亮淮安生态文化品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实效,助力打造文化强区新高地。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激发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治理活力,加快搭建智慧治理平台,健全安全治理体系,推动全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与治安环境双提升。
此外,为保障规划的落地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以下保障机制:
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机制,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快建设更加简明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强化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保障机制。明确规划实施方案,健全多层次规划实施方案,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强化各项政策保障,加强资金保障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夯实重大项目支撑,谋划重大项目布局,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创新监督考评机制,强化管理监督考评和规划评估,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推动社会力量凝聚,构建规划公开宣传机制,形成推动文旅区“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