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1132080001429058XM/2018-00072 发布机构 淮安生态文旅区
文  号 淮新城办发〔2018〕60号 公开日期 2018-06-28
文  号 淮新城办发〔2018〕60号 公开日期 2018-06-28 失效日期
名  称 关于印发淮安生态文旅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 键 词 关于印发淮安生态文旅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淮安生态文旅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淮新城办发〔2018〕60号)
时效说明
关于印发淮安生态文旅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淮新城办发〔2018〕60号

各办事处、委属各单位:
  现将《淮安生态文旅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淮安生态文旅区党政办公室
  2018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淮安生态文旅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18年,我区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夯实基础,提升质效,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为打造高品质现代化新城区提供有力支撑。
  一、高质量推进公开解读回应工作
  (一)及时公开重大政策措施。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党工委会和主任办公会决定的事项和政策,除依法需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各单位制定出台的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的重大政策文件,除依法需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开。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各有关单位要将委1号文确定的重点工作列入2018年部门政务公开工作重点内容,选取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事项,落实好公开的内容、进度和频次,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开并完善办事指南,公布办理范围、运行流程、材料目录、法定办理时限、承诺办结时限、涉及的中介服务机构等基本信息。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建议提案,要公开答复全文。推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时公示抽查结果信息。
  (二)加大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力度。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文件要求,结合《关于印发淮安生态文旅区政务公开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淮新城办发〔2018〕59号)明确的重点任务和分工,细化工作目标和安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财政预决算领域要切实抓好预决算公开年度专项检查和考核统计工作,深化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按要求做好管委会信息公开。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要重点选取本地区本行业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突出做好中标结果公示、合同订立及履行情况、征收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信息公开工作。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要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救助对象认定、食品安全、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等方面信息公开,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公开信息可检索、可核查、可利用。持续推进其他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各单位各部门要全面梳理历年国家、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的各领域公开任务,按照职责分工继续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三)量质并举做好政策解读工作。聚焦我区重大项目、产业培育、改革创新、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重大工作部署,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教育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的解读工作,把握好政策发布解读的节奏和力度,主动引导舆论。报请党工委会、主任办公会审议,或以管委会、党政办名义印发的重大政策、规划方案和改革措施,要坚持解读方案、解读材料与政策性文件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政策文件公开后,相关解读材料应于5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站政策解读专栏发布,并做好与政策文件的相互链接。要注重解读表达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案例、数据、图表等,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重大政策“第一发言人”“第一解读人”职责,通过积极参加管委会新闻发布会、接受新闻采访等方式,深入解读政策。
  (四)及时高效回应社会重大关切。进一步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密切监测收集苗头性舆情,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重大政策、影响党委政府公信力,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重大政务舆情要在积极处置的同时,报送上级政府办公室。重点做好就业社保、就学就医、住房保障、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民生方面的热点舆情回应,引导社会预期。适时开展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效果评估,建立问责制度,对重大政务舆情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报告不及时的涉事责任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或约谈整改。
  二、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一)改进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科学设置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重点领域目录,强化信息资源检索功能,增强在线服务办理能力。建设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力争年底前实现网民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等信息的集中处理。完善政府网站安全保障机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提升网站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能力,确保网站安全可靠运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坚持合法、必要、正当地收集、使用、管理用户信息数据,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二)积极建好用好新媒体平台。党政办要将新媒体打造成重要政务发布平台,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的优势,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工作,增强互动回应,提升交互体验。按照“谁开设、谁管理”“谁发布、谁负责”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对委托其他单位运营的新媒体,要加强审核把关,不得发布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消息,信息发布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对维护能力差、关注用户少的可进行迁移整合。
  三、着力提升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一)建立完善政务公开事项目录。稳步推进主动公开目录编制,组织编制好政务公开事项目录清单。依据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梳理权力运行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政府信息,逐项认定公开属性,对公开信息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进行规范。2018年9月底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全面完成政务公开事项目录编制工作,并实行动态调整。
  (二)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有关规则。将政务公开要求固化到现有业务管理系统中,推动政务公开操作嵌入政府工作全过程,实现紧密结合、同步运转。党政办要定期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政府信息公开前要依法依规严格审查,对一些敏感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对公开内容表述、公开时机、公开方式要提前做好研判,避免发生信息发布失信、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结合新修订的条例出台,落实省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有关要求,除惩戒公示、强制性信息披露外,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时要去标识化处理,同时注意选择恰当的公开方式和范围。
  (三)进一步丰富拓展政务公开方式。加大政府会议开放力度,党工委会议和主任办公会审议的重要方案和政策措施,会前要广泛征集公众意见,会中积极邀请相关代表参加并拓展会议公开形式,会后要加强相关政策解读,适时适度加以宣传引导。
  2018年,作为我区政务公开“基础建设年”。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政务公开清单化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政务公开行为,理顺体制机制,形成规范便民、运转高效的政务公开工作体系。各单位各部门要从队伍建设、制度完善、规范提升等方面入手,整合工作力量,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
  淮新城办发〔2018〕60号